查看原文
其他

你要写2023,就不能只写2023

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-01-04

 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


当2023年的进度条走完,年初立下的flag你完成了吗?站在这个节点回望,昼夜奔驰不息的人们不禁有很多感慨。

“我们的目标很宏伟,也很朴素,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。”新年前夕,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,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年间,轻舟已过万重山,你我的脚步不曾驻留,中国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
,我们透过2023年的那些动人故事,来重温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部分经典语句,一起回望那些关于信念、希望与坚持的追梦之旅。



第一句: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,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、不懈追求的人们——2014年新年贺词

每个人都生而平凡,每个人亦是生而不凡。2023年5月,山东少年姜延琛,迎来了人生的180度大反转。他身患先天性肌肉病,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,跪着上课、趴着读书并考上大学。“Z”形折叠多年的他,终于“坐着”过了19岁的生日,他发了条朋友圈,“19岁的天空格外绚丽,奔山赴海,未来可期”。

还有坚持11年回收废旧物品资助孩子上大学的91岁“拾荒教授”王坤森,落坡岭帮助千名旅客脱困的社区居民,“生存一分钟、快乐60秒”的天津大爷……生活不易,但总有不期而至的温暖。这一年,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具体的难处,但我们都在往前走、向前拼。这一年,许许多多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和事,给我们以治愈、以力量。这种力量,触及内心的深处,砥砺平凡的岁月。

英雄来自人民。我们致敬英雄,何尝不是致敬平凡?每一个平凡的“你我他”,成就了极不平凡的“我们”。

坚持11年回收废旧物品资助孩子上大学的91岁“拾荒教授”王坤森 图源:“央视新闻”微信公众号


第二句:只要坚持,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——2016年新年贺词

实现梦想,要多久?桂海潮的答案是20年。他高二那年,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消息,在这位山里娃的心间播下种子。6岁放牛数星星、36岁“飞天”摘星星,桂海潮从茶马古道深山走出,走向太空完成“航天壮举”。

这一年,我们看见梦想的种子长成娇艳的花朵。成都大运会赛场上“逆风翻盘、极限反超”的中国姑娘夏雨雨,10岁失明、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的董丽娜……他们或追光或捕梦,或仰望星空或躬身大地,编织着时代浪潮里不懈进取的奋斗群像。

“前景令人鼓舞、催人奋进,但幸福不会从天降。”去往梦想彼岸的征途中,风吹雨淋总是难以避免的。无数梦想的叠加,就似繁星织就银河,汇成静水深流的中国。纵使山高岭峻,也会有海阔天空之时。从今天起,给梦想一点时间吧,告诉自己:越是困难时,越是要坚持。

航天员桂海潮 图源:“中国新闻网”微信公众号


第三句:有机遇也有挑战,大家还要一起拼搏、一起奋斗——2019年新年贺词

一个80岁的老人是怎么样的状态?80岁的“摇滚奶奶”董云蓉当亚运火炬手、组乐队、做公益……为亚运而忙的日子,闪亮而充实。为了迎接亚运会,她所在的乐队特意把《蓝马甲之歌》改编成了亚运特别版助老公益歌曲。有人问她为何这么拼?“亚运会在咱家门口,这‘排面’必须安排上。”这是一支平均年龄“70+”乐队的回答,也是全体浙江人的作答。

杭州亚运会上,我们见证运动场上的激烈对决,也见证太多人的倾情付出。从小细节到大手笔,从观念到行动,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,以自发自觉的行为,汇聚微光扮靓“亚运之窗”,让世界看到活力无限的浙江、气象万千的中国。

一起拼搏,一起奋斗。团结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,而是必然要走的路。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,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,一座城市、一个国家长年累月的努力就是幂次方。

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 图源:视觉中国


第四句:我们不惧风雨,也不畏险阻——2020年新年贺词

还记得“敬礼娃娃”郎铮吗?2023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。15年前,汶川大地震中,从废墟里被救出的3岁小郎铮,在担架上敬了一个礼,感动无数人。15年后,他说:“大家的爱心在废墟上浇灌出了希望的花朵。”

挺过灾难、战过疫情,我们如此渺小,又是如此伟大。一切阴晴雨霁的磨砺,让我们更加坚韧而强大。从磨难中走来、在艰难中奋起,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用顽强不屈写就的经年传奇。

这一路上,14亿多人的大家庭有着携手跨过高山、越过大海的壮美。“许许多多无怨无悔、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,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。”也许前路或有礁石或遇风浪,但我们从来都无所畏惧,从来都相信,征途是星辰大海。

“敬礼娃娃”郎铮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 图源:“北京大学”微信公众号


第五句:今天的中国,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——2023年新年贺词

被称为“敦煌女儿”的樊锦诗,捐款2000万元,用以支持敦煌石窟保护研究。从未名湖畔到西北大漠,择一事,终一生,为的是什么?一生痴守的她说,“只要一息尚存,就要为敦煌努力。”

赤子之心,守的是历史文化之根脉,是不断探寻“何以中国”的传承力量。这一年,我们与许多独属于中国的浪漫撞了个满怀。《长安三万里》写尽诗意,让人领略盛唐群星闪耀;骨哨遗响唤醒远古江南,河姆渡文化光耀七千年、惊世五十载。在浙江,一系列史前重大遗址,如“启明星”般,让人们与文物对望。当历久弥新的文明意蕴和中式美学植入亚运盛会,网友纷纷感叹“顶级审美只能从顶级文化底蕴中孕育而来”。

“每当辞旧迎新,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,倍增前行信心。”泱泱中华,万古江河。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才能赓续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
樊锦诗捐款2000万元,用以支持敦煌石窟保护研究 图源:“央视新闻”微信公众号


第六句:中国不仅发展自己,也积极拥抱世界,担当大国责任——2024年新年贺词

有人说,2023年是属于中国的“盛会之年”。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、世界中国学大会·上海论坛、首届“良渚论坛”……在一个个盛会中,我们看到大国的格局、胸襟和境界。

再往前十年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刚提出,第一届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举行。2023年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从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,150多个国家、3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,世界正在走进中国、理解中国并读懂中国。从丝绸之路到“一带一路”,从古老文明到当代对话,历史经验在2023年更显借鉴意义:相互尊重、彼此信任、文明互鉴,才能实现“美美与共”。

眺望当今世界,各国亟需建立信任、重燃希望,走出一条人间正道。“世事变迁,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,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。”一场场鲜活实践,向世界生动阐释“何以大道”——独善其身并非中国的选择,中国始终践行“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”。

如果你要写2023,就不能只写2023。

这是过去一年无数人于烟火生活中升腾的热量与希望,也是过去十多年中国于伟大时代中接力追梦的一个节点,更是过去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相承。新的一年,未来的每一天,愿我们都能点燃心中的那团火,将生活百炼成诗!




点击下方图片或者“阅读原文”,

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



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

▼ 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 ▼



往 期 精 彩 内 容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